在线股票平台
· 全文共1999字,时长约9分钟
· 本文来源:刘胜军大局观(刘胜军微财经出品)
置顶推荐:
文/ 刘胜军
经历了传谣、辟谣后,7月27日中国最知名的和尚释永信官宣落马。“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管理处宣布:
——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有关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没有人会对释永信落马惊讶,因为关于他的举报、传闻在过去十年此起彼伏。从官方通报信息来看,此前的举报基本靠谱。
释永信出事,十分符合逻辑。在他的带领下,少林寺开始商业化、全球化,赚得盆满钵满。释永信获得了一大串外号:“少林CEO”、“经济和尚”、最牛产品经理等。适度的市场化,也无可厚非,对弘扬佛法并非坏事,但过度的市场化和商业化,显然背离了佛教的教义,更为腐败大开方便之门。
由于寺庙不像企业那样有清晰的报表和审计,加上大量的现金形式的香火钱,财务透明度可想而知。从财务角度看,寺庙堪称完美的商业模式:低成本,零负债,现金流充足。甚至一度传言某地方政府向寺庙借钱,也是符合逻辑和公众想象的。
在我看来,寺庙腐败的原因有四:
1)不少寺庙很有钱。2010年少林寺的旅游收入,一度占据登封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据嵩山旅游部门数据,2017年景区门票收入3.5亿元,而衍生体验项目收入超1.2亿元。2019年游客量峰值达420万人次,按人均消费300元计算,旅游相关总收入超12亿元。
上海静安寺官方公众号上,一尊释迦牟尼佛铜鎏金座像售价为1.98万元,一块山宝银币售价为1.68万元,销售火爆。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近3年营收超10亿元,为此曾多次冲击IPO。据相关研究机构测算,至2026年,我国的寺庙经济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大关。
2)缺乏透明度和外部制约,易出现“内部人控制”(insider control)。其实,在欧洲教会也不时爆出丑闻和腐败,其根本原因也是因为缺乏透明度。在中世纪,“赎罪券”为教会腐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
3)内部管理上容易出现“一言堂”。例如,释永信执掌少林寺已经26年之久,可以想象在内部绝对是一言九鼎。截至目前,释永信名下共关联着10家机构组织,其中5家企业已注销。释永信为少林资管的实际控制人,持股80%,自1999年以来,累计对外投资公司16家,最大单笔投资金额达1600万元。2022年,少林寺还爆出“郑州拿地事件”,令舆论哗然。
4)公众对佛教的虔诚很容易被“坏和尚”拿捏和利用。不少有钱人动辄上万的香火钱,以换取佛祖的保佑。
一旦拥有了巨大的权力和金钱,又缺乏监督和制约,那就是对人性“坐怀不乱”定力的极致考验。凡夫俗子谁人能敌?
除了释永信,另外一位落马的知名和尚是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释学诚。2018年8月1日,曾任龙泉寺都监的释贤佳、释贤启实名发布了一份95页的汇报,其中列举了北京龙泉寺住持释学诚的诸多不法行为,包括生活作风、寺庙违建、巨额资金去向不明等。很快,释学诚被免职。
在汉传佛教中,律宗和禅宗是两个最重要宗派。禅宗因为最入世、最易为普通信众接受和修行,因而影响最大,大家也最熟悉()。
秦岭终南山的净业寺是律宗的祖庭。大家很熟悉的弘一法师就是律宗代表人物。继北宋元照律师之后,弘一大师起律宗800年之衰,因此被佛门弟子奉为中兴南山律宗第11代世祖师。
佛教三无漏学分“戒、定、慧”三个部分;戒律为三学之首,为佛教徒一切修持的基础。例如,比丘戒多达250项。大家熟知的十戒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不歌舞及旁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等。
在我看来,这些戒律太有必要了,眼不见为净。人性是脆弱的,真正能像济公那样“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能有几人?如果没有戒律,那等于把人性放在烈火上煎熬。常在河边在,岂能不湿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戒律仅仅是道德约束。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欲望和诱惑遍地,仅靠道德约束是不够的,还需要制度约束。所谓制度约束,就是借鉴上市公司、NGO、政府机关的治理机制,减少寺庙腐败的机会、提高腐败的风险:
1、寺庙应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并引入必要的外部审计。阳光是最好的警察,寺庙收入(香火钱、捐赠、门票等)和支出应定期向社会公布。中国在2022年就出台了《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办法》,太必要了。
2、寺庙的资金使用应严格限定用途,防止被挪用和挥霍。大额支出需经民主程序决定,如寺院理事会或信众代表会议。2014年9月20日,少林寺塔林几位穿僧衣的男子向嵩山景区管理委员会讨问门票收入的说法,管委会的一位官员反问“少林寺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3、借鉴巡视制度,对寺庙进行常态化的检视和监督;
4、建立规范透明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明确住持、监院、会计等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决策过程应建立档案制度;
5、建立通畅高效的举报机制;
6、对寺庙的商业化加以合理的限制,避免铜臭污染佛门净地。
中国现存寺庙有3万多座,绝大部分都已商业化。绝不能让无数信众的虔诚,化为释永信们口中的鱼肉。佛教是中国影响最大的宗教,管理好寺庙、少一些释永信这样的佛门败类,这是中国佛教的幸运,也是千千万万佛教信众的心愿。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南无阿弥陀佛。
刘胜军
坚持讲真话的经济学家
政治经济学+大历史观
2014 年参加总理经济座谈会
刘胜军微财经创始人
致公党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会首席专家
著有《下一个十年》
山东·菏泽·定陶人
▼ 应聘、演讲邀请、商务合作 ▼
请添加微信:tina711
要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